最近天氣熱到爆,家裡太亂真的會讓人心情更阿雜!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客廳堆滿雜物、桌上都是沒收的外帶餐盒,整個人都覺得更煩躁了。其實整理家裡沒想像中那麼難,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收納方式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。
首先,把家裡分成幾個區域來處理會比較輕鬆。我自己最常用的是「三分法」:立刻丟掉的、暫時保留的、一定要留的。像是過期的DM、破掉的衣架這些根本不用猶豫,直接進垃圾桶就對了!下面這個表格是我整理時會參考的分類標準:
物品類型 | 處理方式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超過1年沒用 | 捐贈/回收 | 衣服、書籍最適合 |
有紀念價值 | 專用收納盒保存 | 建議標註日期 |
日常消耗品 | 集中擺放 | 衛生紙、清潔劑要分類 |
不知道幹嘛用 | 設3個月觀察期 | 到期還沒用就丟 |
再來就是收納工具的選擇,這幾年台灣很流行那種組合式的收納櫃,但我覺得與其買一堆華而不實的收納箱,不如先用家裡現有的紙箱、購物袋來分類。特別是換季的衣服,用真空收納袋真的省空間很多,記得要買有透明視窗的款式,不然很容易忘記裡面裝了什麼。
廚房永遠是最難整理的地方,我發現把調味料裝進統一規格的玻璃罐後,整個櫃子看起來就清爽多了。淘寶上有賣那種可以疊放的米桶也很實用,台灣潮濕的氣候特別需要這種密封性好的容器。陽台的雜物建議用有輪子的收納箱,颱風天要搬動的時候就知道方便了!
家裡太亂怎麼辦?5個台灣人都在用的快速整理法
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客廳堆滿雜物、房間衣服亂丟,真的會讓人很阿雜對吧?其實整理沒想像中那麼難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主婦和上班族都在偷偷用的快速整理法,不用花大錢買收納工具也能讓家裡煥然一新!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分區進攻法」,與其想著一次整理整個家,不如把空間切成小區塊。建議可以參考這個表格來安排每天的整理區域:
星期 | 整理區域 | 所需時間 |
---|---|---|
一 | 玄關鞋櫃 | 15分鐘 |
二 | 客廳茶几 | 20分鐘 |
三 | 廚房流理台 | 30分鐘 |
四 | 浴室洗手台 | 15分鐘 |
五 | 臥室床鋪 | 25分鐘 |
再來是「垃圾袋隨手法」,準備一個大垃圾袋隨身帶著走,看到超過一年沒用的東西就直接淘汰。台灣人最常堆積的就是百貨公司贈品、用不到的試用包,這些其實都可以果斷丟掉。記得要邊整理邊分類,把要留的物品立刻歸位,才不會越整越亂。
第三招「五分鐘急救法」超適合臨時有客人要來的時候!先把所有雜物掃進洗衣籃或收納箱,集中藏到房間角落,然後快速用除塵紙拖把擦過地板,最後噴點香氛噴霧,整個空間感覺立刻就不一樣了。很多台灣媽媽都靠這招應付突然來訪的婆婆阿姨呢!
「垂直收納法」也是台灣小宅必學的技巧。與其把東西平鋪在桌上,不如多用層架、掛勾讓物品往上發展。像是廚房的鍋鏟湯勺用吸盤掛鉤吊起來,浴室的洗面乳改用磁吸式收納架,這些小改變都能讓空間看起來清爽很多。
最後要分享的是「隨手歸位法」,養成東西用完馬上放回原位的習慣。台灣天氣潮濕,東西亂放很容易積灰塵或發霉。可以在常用物品的位置貼上標籤提示,像是遙控器固定放茶几第二層,鑰匙掛門後掛勾,慢慢就會形成自然反射動作啦!
為什麼我家總是特別亂?找出雜亂的3大根本原因
每次打掃完沒多久又亂成一團,你是不是也很納悶「為什麼我家總是特別亂?」其實啊,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收納方式有很大關係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造成家裡雜亂的3個根本原因,這些都是台灣人家裡很常見的情況,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!
根本原因分析
原因類型 | 具體表現 | 造成的影響 |
---|---|---|
物品太多 | 打折買太多、捨不得丟舊物 | 收納空間不足、東西堆積如山 |
動線不良 | 常用物品放太遠、隨手亂放 | 懶得歸位、桌面變成雜物集中營 |
收納方式不對 | 沒有分類、東西塞一起 | 找不到東西、越收越亂 |
首先講到「物品太多」這個問題,台灣人最愛趁特價囤貨,結果家裡堆滿用不完的衛生紙、保鮮膜,還有那些「以後可能會用到」的包裝盒和袋子。更可怕的是阿嬤年代的舊衣服、小孩已經不玩的玩具,這些捨不得丟的東西,不知不覺就佔滿了整個家的空間。
再來是「動線不良」造成的混亂,你有沒有發現最亂的地方通常是客廳茶几或玄關?因為我們習慣把鑰匙、發票、外套都隨手扔在這些「經過的地方」。更慘的是收納櫃設計不良,常用的調味料要踮腳才拿得到,久而久之就乾脆放流理台上,廚房檯面就這樣淪陷了。
最後一個致命傷是「收納方式不對」,很多人以為買幾個收納盒就能解決問題,結果是把雜物從A盒搬到B盒。真正該做的是先分類再收納,比如襪子內衣要分開放、文件要按類別整理。更常見的錯誤是把不同季節的東西混在一起收,等到要換季時又得全部翻出來重整理,簡直是惡性循環。
誰説整理很困難?小資族必學的省錢收納術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不用花大錢也能讓家裡煥然一新。很多台灣租屋族常覺得空間小東西多,但其實問題出在收納方式不對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在地化收納法,這些都是我跟房東阿姨偷學來的秘訣,保證讓你驚呼「原來可以這樣收!」
首先推薦「垂直收納法」,台灣房子普遍狹小,與其抱怨空間不足,不如好好利用牆面。像我用3M無痕掛勾搭配廢棄的飲料提袋,就能在浴室門後收納吹風機、髮捲等雜物。廚房也可以用磁鐵吸附在冰箱側面,掛上保鮮膜、鋁箔紙等輕量物品。重點是完全不用鑽孔,退租時也不會被扣押金。
再來是「廢物改造術」,台灣人最愛喝手搖飲,那些塑膠杯和紙袋其實超好用。我把大杯飲料杯洗乾淨後,剪成適當高度,就變成化妝刷具的收納筒;紙袋對折後用釘書機固定,立刻成為抽屜內的隔層。最近全聯的購物紙袋材質升級後,更是堅固到可以當成收納盒使用。
常見廢棄物 | 改造方式 | 適用場所 |
---|---|---|
飲料杯 | 剪裁後當筆筒 | 書桌、化妝台 |
紙袋 | 對折成收納盒 | 衣櫃、抽屜 |
餅乾鐵盒 | 收納小物 | 浴室、玄關 |
免洗筷包裝 | 當電線收納 | 電腦桌旁 |
最後要分享「季節性收納」的省錢妙招。台灣天氣變化大,很多人會苦惱換季衣物沒地方放。其實不用買專門的收納箱,把冬天棉被塞進行李箱,夏天衣服折好放進真空袋後,直接壓在床底下。記得在袋子外貼標籤註明內容物,這樣下次換季時就不會手忙腳亂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