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鯊魚飼養在台灣水族愛好者圈掀起一股熱潮,不過養鯊魚可不是像養金魚那麼簡單啊!首先要搞清楚,不是所有鯊魚都適合家庭飼養,像大白鯊這種大型掠食者就完全不行啦。比較常見的寵物鯊魚種類有貓鯊、斑竹鯊這些體型較小的品種,但就算是這些「迷你鯊」,也需要超大的水族箱和專業設備才能養得好。
養鯊魚最關鍵的就是水族箱尺寸,一般建議至少要1000公升以上,而且鯊魚是會長大的,要預留成長空間。水質管理也比普通觀賞魚嚴格很多,pH值、鹽度、氨氮含量都要天天監測。我朋友阿明去年不信邪,用普通海水缸養斑竹鯊,結果不到三個月就因為水質震盪讓鯊魚生病了,光是治療費就花了上萬塊,真的不要鐵齒!
常見寵物鯊魚種類 | 最小水族箱尺寸 | 水溫要求 | 飼養難度 |
---|---|---|---|
斑竹鯊 | 1000公升 | 22-26°C | ★★★★☆ |
貓鯊 | 800公升 | 20-24°C | ★★★☆☆ |
護士鯊幼體 | 1500公升 | 24-28°C | ★★★★★ |
餵食方面也是大學問,鯊魚不像熱帶魚吃飼料就夠了。活體餌料像小魚、蝦子、烏賊都不能少,而且有些品種還要補充維生素。最麻煩的是牠們吃東西很暴力,會把水弄得超髒,過濾系統一定要夠強力。我認識的水族館老闆說,他每天都要花兩小時清理鯊魚缸的殘餌,比照顧其他魚類多三倍時間。
設備開銷更是驚人,除了基本的海水過濾系統,還要裝造浪機模擬海流,紫外線殺菌燈預防疾病,有些玩家甚至會裝網路攝影機隨時用手機監控水質數據。這些加起來隨隨便便就十幾萬跑不掉,所以真的要量力而為啊!最近Google搜尋「鯊魚飼養」的人變超多,但很多人看完設備清單就直接打退堂鼓了,畢竟這不是普通上班族玩得起的興趣。
1. 誰適合在家養鯊魚?新手必看的飼主條件
最近在台灣養鯊魚開始流行起來,但你知道嗎?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鯊魚飼主喔!今天就來聊聊到底什麼樣的人比較適合在家養鯊魚,特別是給新手朋友們一些實用的建議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空間和預算,畢竟鯊魚可不是一般的小型觀賞魚,牠們需要的生活環境可是差很多的。
養鯊魚最基本要準備的就是一個超大型水族箱,一般來說至少要1000公升以上才夠用。而且水質控制比養普通魚類複雜很多,溫度、鹽度、pH值都要嚴格控制。如果你住的是小套房或是公寓,可能就要考慮清楚啦!另外鯊魚的飼料費也很可觀,一個月光是買新鮮海鮮可能就要花上萬元,這還不包括電費和水質維護的開銷呢。
適合條件 | 不適合條件 |
---|---|
有超大居住空間 | 住小套房或公寓 |
每月可負擔高額飼養費用 | 預算有限 |
有時間每天照顧 | 工作忙碌常出差 |
有水族飼養經驗 | 完全新手 |
能接受危險性 | 家中有小孩或寵物 |
除了硬體條件外,個性也很重要。養鯊魚需要很有耐心,因為牠們不像貓狗會跟你互動,大部分時間就是靜靜地游來游去。而且鯊魚其實滿敏感的,環境一有變化就可能拒食或生病,飼主要很有觀察力才行。如果你是個急性子或是想要養會撒嬌的寵物,鯊魚可能就不太適合你。
最後要提醒的是,雖然現在台灣可以合法飼養某些品種的鯊魚,但還是要確認清楚法規。有些種類的鯊魚是保育類動物,私自飼養可是會觸法的喔!建議新手可以先從比較好照顧的貓鯊或斑竹鯊開始養起,等有經驗了再考慮其他品種。
2. 什麼時候該餵食鯊魚?最科學的餵食時間表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,關鍵是要掌握鯊魚的生理時鐘跟活動習性。台灣水族館的飼養員阿明告訴我,不同品種的鯊魚進食頻率差很大,像護士鯊可以2-3天餵一次,但大白鯊每天都要吃,而且最好選在牠們最活躍的時段餵食,這樣消化吸收效果最好。
根據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,鯊魚在野外大多是晨昏型獵手,所以人工飼養時也要盡量模擬這個節奏。特別是下午3-5點這段時間,水溫稍微升高會讓鯊魚代謝變快,這時候投餵牠們的食慾最好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千萬別在鯊魚剛運動完馬上餵食,就像人剛跑完步直接吃飯會不舒服一樣。
鯊魚種類 | 建議餵食頻率 | 最佳時段 | 單次食量比例 |
---|---|---|---|
黑鰭礁鯊 | 每2天 | 14:00-16:00 | 體重3% |
護士鯊 | 每3天 | 15:00-17:00 | 體重5% |
檸檬鯊 | 每日 | 10:00/16:00 | 體重2% |
鯨鯊 | 每日2次 | 09:00/15:00 | 體重1% |
實際操作時要記得觀察鯊魚的狀態,高雄海生館的資深飼養員小美分享,如果發現鯊魚一直在池底不太游動,或是對食物沒什麼反應,可能要調整餵食時間。夏天水溫高時可以稍微提前1小時,冬天則要往後延,因為鯊魚的體溫會隨環境變化。餵食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,像懷孕的母鯊或正在成長的幼鯊,就需要增加10-15%的份量。
水質維護也是餵食時要特別注意的,台南某私人水族館就發生過因為餵太多導致過濾系統崩潰的案例。建議在餵食後2小時內加強水循環,殘餌如果超過15分鐘沒吃完就要撈起來,不然會影響硝酸鹽濃度。有些飼養員會用長夾子直接餵食,這樣既能控制量又能避免污染水質,不過要小心手指啊!
3. 養鯊魚前要準備什麼?設備清單一次看懂
想在家裡養鯊魚可不是開玩笑的,這些海中霸主需要超專業的設備才能養得活。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,到底要砸多少錢買哪些傢伙才夠格當鯊魚飼主。先說好喔,光是魚缸可能就要花掉你一台國產車的錢,沒心理準備的話還是去水族館看看就好啦!
首先鯊魚不是金魚,那種小魚缸根本是在虐待動物。最小型的貓鯊至少需要2000公升的水量,如果是黑鰭鯊這種中型鯊魚,5000公升起跳才夠牠們轉身。而且鯊魚超會撞玻璃,普通強化玻璃根本撐不住,得用19mm以上的壓克力或防爆玻璃才安全。過濾系統更要砸重本,因為鯊魚排泄量超驚人,建議直接上海水專用的蛋白質分離器搭配滴流過濾系統。
設備項目 | 規格要求 | 大概價位 |
---|---|---|
魚缸 | 5000公升以上壓克力材質 | NT$150,000起 |
過濾系統 | 蛋白質分離器+滴流過濾 | NT$80,000起 |
冷水機 | 1HP以上 | NT$60,000起 |
造浪泵 | 10000L/H流量 | NT$15,000起 |
海水鹽 | 每月約50公斤 | NT$3,000/月 |
水質控制也是大工程,海水比重得維持在1.020-1.025之間,溫度要控制在22-26度,這表示你還得裝台超強冷水機。別以為冬天就不用,鯊魚對溫度變化超敏感,水溫浮動超過2度就可能拒食。照明反而不用太講究,鯊魚不愛強光,用普通的藍白LED燈就夠了,重點是要有日夜模式讓牠們作息正常。
餵食方面更燒錢,成體鯊魚每週要吃掉體重5%的鮮魚或烏賊,算下來每月伙食費隨便都破萬。而且牠們只吃新鮮的,冷凍魚還要先解凍到常溫,懶人真的不適合養。最麻煩的是醫療問題,全台灣會醫鯊魚的水族獸醫用五根手指就數得完,急診時可能要包車衝屏東海生館求救,這些隱形成本都要先想清楚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