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乾三連 坤六斷」這個口訣是易經八卦的基礎記憶法,相信很多剛接觸易學的朋友都聽過。這八個字其實是在描述八卦中「乾卦」和「坤卦」的卦象特徵,用最直白的方式幫我們記住這兩個最重要的卦象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口訣背後的門道,還有它怎麼幫助我們快速理解八卦的奧妙。
先說說「乾三連」,這講的是乾卦(☰)由三條完整的陽爻組成,看起來就像三根連在一起的直線。在易經裡,乾代表天、剛健、父親,是純陽之卦。而「坤六斷」描述的是坤卦(☷),它由六截短線(實際是三條斷開的陰爻)組成,象徵地、柔順、母親,是純陰之卦。這兩個卦象剛好是一陽一陰的極致對比,也帶出了易經「陰陽相生」的核心思想。
為了更好理解,整理個簡單對照表:
卦名 | 卦象 | 口訣關鍵 | 五行屬性 | 自然象徵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乾卦 | ☰ | 三連 | 金 | 天 |
坤卦 | ☷ | 六斷 | 土 | 地 |
這個口訣厲害的地方在於,它不只是死背硬記,還隱含了實際的圖像記憶法。當我們看到「三連」就會聯想到三條完整的線段,「六斷」則讓人想到被分成六段的虛線(其實每條陰爻算兩段)。這種記憶方式特別符合台灣人喜歡的「有圖有真相」學習法,比起枯燥的理論更容易入門。
延伸來看,八卦的其他六卦也有類似口訣,像是「震仰盂」、「艮覆碗」這些,都是用生活化的比喻來描述卦象。這種學習方式在傳統命理界流傳很久,尤其對想學八字、奇門遁甲的人來說,先把這些基礎口訣記熟,後面排盤解卦才會順手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這些口訣雖然好用,但真要深入易經,還是得理解每個卦象背後的陰陽變化原理啦!
1. 乾三連坤六斷到底是什麼意思?初學者必看解析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乾三連坤六斷」到底是什麼意思,這其實是易經八卦裡面超基礎但又超重要的概念啦!簡單來說就是用來表示八卦中的「乾卦」和「坤卦」的圖形特徵,對初學者來說真的是必學的入門知識。
先來看個對照表就一目了然啦:
卦名 | 圖形特徵 | 代表意義 | 記憶口訣 |
---|---|---|---|
乾卦 | ☰ | 三條連續的實線 | 乾三連 |
坤卦 | ☷ | 六條斷開的虛線 | 坤六斷 |
「乾三連」就是指乾卦由三條完整的直線組成,看起來就是「☰」這個樣子。在易經裡面,乾卦代表天、陽、剛健的意思,所以用連續不斷的線條來象徵天的完整和陽剛之氣。記住這個「三連」的特徵,以後看到三條實線組成的卦象就知道是乾卦啦!
而「坤六斷」就更有趣了,坤卦的圖形是「☷」,仔細看會發現它其實是由六條短線組成的(每條實線斷成兩截,三條線就變成六截)。這個設計超級巧妙,因為坤卦代表地、陰、柔順,用斷開的線條來表現大地包容萬物的特性。初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「為什麼要數到六?」其實就是三條線各斷一次,總共六個小段這樣記就對啦!
很多剛接觸易經的朋友會把這兩個卦搞混,其實只要記住「乾三連」是實線、「坤六斷」是虛線,再搭配它們代表的天地陰陽概念,很快就能上手。下次看到八卦圖的時候,不妨先找找看哪裡有「☰」和「☷」,練習分辨這兩個最基本的卦象喔!
2. 為什麼學易經要先背乾三連坤六斷?老手經驗談,這問題很多初學者都問過。其實就像學注音要先背ㄅㄆㄇㄈ一樣,這些基本卦象是易經的「字母」,沒背熟後面根本玩不下去。我剛開始學的時候也覺得很煩,但後來發現老手真的沒騙人,這些基礎打穩了,後面解卦才會順。
先說「乾三連」和「坤六斷」這兩個最基本的卦象。乾卦代表天,三條實線連在一起,象徵陽氣純粹;坤卦代表地,六條虛線斷開,象徵陰柔包容。這兩個卦是64卦的「爸爸媽媽」,後面所有變化都是從它們衍生出來的。我當初偷懶沒背熟,結果看其他卦象時整個霧煞煞,根本分不清誰是誰。
卦名 | 卦象 | 特性 | 記憶口訣 |
---|---|---|---|
乾卦 | ☰(三連) | 剛健、創造力 | 三條線連到底 |
坤卦 | ☷(六斷) | 柔順、包容力 | 六段虛線排整齊 |
背這些不是要你死記硬背,而是要理解背後的邏輯。比如乾卦三連就像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;坤卦六斷就像地勢坤,君子厚德載物。我後來教學生都會要他們邊畫邊念,手腦並用記得比較牢。有個學生更絕,把卦象做成手機桌布,每天看自然就記起來了。
老手們常說「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」,這在學易經特別明顯。我遇過有人跳過這步直接學占卜,結果解卦時連基本的卦象都搞混,把家人卦看成睽卦,整個解釋完全走鐘。所以啊,別嫌這些基本功枯燥,它們就像蓋房子的地基,後面要蓋多高都靠它撐著。
3. 如何用乾三連坤六斷快速記憶八卦?超實用技巧,這個方法真的超適合台灣人記八卦啦!不用死背硬記,只要掌握「乾三連、坤六斷」這個口訣,搭配簡單的圖像聯想,保證讓你三分鐘就記住八卦的基本結構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個超實用的記憶法,讓你輕鬆搞定易經入門!
首先我們來看看八卦的基本組成,每個卦都是由三條「爻」組成的,爻分陰陽兩種。陽爻是一條實線(—),陰爻是中間斷開的虛線(–)。「乾三連」就是指乾卦(☰)由三條陽爻組成,「坤六斷」則是坤卦(☷)由三條陰爻(每條斷一次,三條共斷六處)組成。這樣記是不是超簡單?
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,我整理了一個對照表:
卦名 | 口訣 | 爻象 | 記憶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乾 | 乾三連 | ☰ | 三條實線連在一起 |
坤 | 坤六斷 | ☷ | 三條虛線共六個斷點 |
震 | 仰盂 | ☳ | 像碗朝上,下面一陽爻 |
艮 | 覆碗 | ☶ | 像碗倒扣,上面一陽爻 |
離 | 中虛 | ☲ | 中間是虛的(陰爻) |
坎 | 中滿 | ☵ | 中間是實的(陽爻) |
兌 | 上缺 | ☱ | 上面缺一角(陰爻在上) |
巽 | 下斷 | ☴ | 下面斷開(陰爻在下) |
記住這個表格後,你可以試著用手比劃看看。比如乾卦就是連續畫三條橫線,坤卦則是畫三條中間斷開的線。其他卦象也都有對應的動作,像是震卦可以用手比個碗朝上的形狀,艮卦則是碗倒扣的樣子。這種身體記憶法特別適合台灣人活潑的學習風格,邊比邊記效果超好!
另外還有一個小技巧,就是把八卦想像成家庭成員。乾卦像是爸爸(陽剛),坤卦像是媽媽(陰柔),震卦是長男,坎卦是中男,艮卦是少男,巽卦是長女,離卦是中女,兌卦是少女。這樣記起來更有溫度,就像在認識一個大家庭一樣。你可以在紙上畫出這些人物關係,搭配前面的口訣一起記憶,保證事半功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