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時到底是幾點?一次搞懂 | 台灣人必知!子時正確時間 | 子時是幾點?民俗專家解答

最近有朋友問我「子時是幾點」,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傳統的十二時辰不太熟悉。其實子時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段時間,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段,也是古人認為最重要的時刻之一。台灣很多老一輩的人到現在還是會用「子時」這種說法,特別是在看農民曆或算命的時候,常常會提到這個時辰。

說到十二時辰,其實每個時辰都對應現在的兩個小時,而且都有它特別的意義。像子時就是一天的開始,代表新的循環。以前人常說「子時不睡,耗損陽氣」,就是提醒大家這個時間最好要休息。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快速了解十二時辰對應的時間:

時辰 現代時間 備註
子時 23:00 – 01:00 一天的開始
丑時 01:00 – 03:00 牛開始反芻的時間
寅時 03:00 – 05:00 老虎最活躍的時候
卯時 05:00 – 07:00 日出時分
辰時 07:00 – 09:00 吃早餐的最佳時間
巳時 09:00 – 11:00 蛇開始活動
午時 11:00 – 13:00 正午時分
未時 13:00 – 15:00 羊吃草的時間
申時 15:00 – 17:00 猴子最活躍的時候
酉時 17:00 – 19:00 雞回巢的時間
戌時 19:00 – 21:00 狗開始守夜
亥時 21:00 – 23:00 豬熟睡的時間

在台灣,很多傳統習俗都跟時辰有關。像是搬家、結婚、開工這些重要日子,長輩們都會特別挑時辰。子時因為是一天的開始,所以有些儀式會選在這個時間進行。不過現代人作息比較晚,很多人子時都還在追劇或打遊戲,完全跟古人的養生觀念背道而馳啊!

中醫也特別重視子時的睡眠,認為這段時間是肝臟排毒和修復的黃金時段。如果長期在子時還沒休息,容易出現黑眼圈、精神不濟的狀況。所以知道子時是幾點之後,或許可以試著調整作息,至少在這個時段讓身體好好休息。

子時是幾點

子時到底是幾點?台灣人必知的傳統時辰知識,這可是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智慧呢!現在年輕人可能都習慣看數字時鐘,但傳統的十二時辰其實超有意思的,而且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有趣的時辰小知識,保證讓你下次聽到「子時」、「午時」不再一頭霧水啦!

你知道嗎?古時候沒有手錶,人們是靠太陽的位置來判斷時間的。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,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。最特別的就是「子時」,它可是新一天的開始喔!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都算子時,這段時間也被稱為「三更半夜」,老人家常說這時候陰氣最重,最好不要在外面逗留呢。

來看看這個簡單的時辰對照表,保證一看就懂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時辰名稱 現代時間 俗稱
子時 23:00 – 01:00 三更半夜
丑時 01:00 – 03:00 雞鳴時分
寅時 03:00 – 05:00 黎明前夕
卯時 05:00 – 07:00 日出時分
辰時 07:00 – 09:00 早朝時間
巳時 09:00 – 11:00 近午時分
午時 11:00 – 13:00 正午時分
未時 13:00 – 15:00 日偏西時
申時 15:00 – 17:00 下午茶時
酉時 17:00 – 19:00 黃昏時分
戌時 19:00 – 21:00 人定時分
亥時 21:00 – 23:00 人靜時分

這些時辰名稱其實都跟動物的活動有關,像是「卯時」兔子會出來吃草,「酉時」雞要回籠睡覺。以前農家都是看這些時辰來安排工作的,什麼時候該播種、什麼時候該休息,都有一定的規矩。現在雖然我們都用數字時鐘了,但這些傳統智慧還是很有參考價值,特別是中醫養生也常提到要在對的時辰做對的事呢!

說到這個,你一定聽過「午時水」吧?就是在午時(中午11點到1點)取的水,傳說有特別的功效。還有「子時」出生的寶寶,老一輩會說命格特別不一樣。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很有趣的部分,雖然現代科學可能無法完全解釋,但確實是台灣民間流傳已久的習俗喔!

為什麼古人説子時是半夜11點到1點?時辰小學堂

大家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老一輩的人總說「子時」是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呢?其實這跟古人觀察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作息有很大關係啦!古代沒有時鐘,他們用「地支」來劃分時間,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,每個時辰剛好是現在的2小時。子時排在第一個,象徵一天的開始,就像種子剛發芽一樣充滿生機。

古人認為夜晚最黑暗的時刻就是陰陽交替的關鍵點,這時候天地間的氣息會重新循環。所以把「子」這個代表新生、起始的字,放在深夜時段特別有意義。而且啊,半夜11點到1點這段時間,正是夜最深、人最靜的時候,連動物都安靜下來了,非常符合「子」的意象。

來看看這個簡單的時辰對照表就更容易理解囉:

時辰 現代時間 地支 常見說法
子時 23:00-01:00 夜半
丑時 01:00-03:00 雞鳴
寅時 03:00-05:00 平旦

古代人真的很厲害,他們發現人體在不同時辰會有不同的生理反應。像子時的時候,身體會自動進入深度休息狀態,這時候睡覺效果最好。所以中醫也常說要「睡子午覺」,就是強調子時睡眠的重要性。這種觀察自然規律來安排生活的智慧,到現在還是很實用呢!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古人觀察天象的功力。他們發現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北方時,剛好就是子時。這種用星象來判斷時間的方法,在沒有時鐘的年代超級重要。而且農民曆上的吉時凶時,很多也是根據時辰來推算的,可見古人對時間劃分有多講究。

現在我們看時間很方便,手機拿起來就有數字時鐘。但想想古人要靠太陽、星星、日晷來判斷時間,還能發展出這麼精密的時辰系統,真的讓人佩服。下次半夜醒來看到時鐘顯示11點多,就可以跟朋友說現在是「子時」啦,感覺整個人都變得很文青呢!

子時是幾點

子時養生秘訣:這個時段睡覺最補元氣

大家有沒有發現,明明睡滿8小時,隔天還是超累?其實啊,中醫講究的「子時養生」才是關鍵!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段「子時」,是膽經運行的黃金時段,這時候熟睡比平常睡3小時還補。現代人常熬夜追劇、滑手機,錯過這個時機,就算補眠也很難把元氣補回來。

為什麼子時這麼重要?因為這段時間身體在進行「大掃除」和「充電」:
– 膽經負責代謝老廢物質
– 肝臟開始排毒
– 骨髓加速造血
如果這時候還醒著,就像充電充到一半拔插頭,長期下來會覺得整天昏沉、免疫力變差,連皮膚都容易長痘痘。

作息時間 身體狀態 建議活動
21:00-23:00 三焦經活躍 放鬆準備入睡
23:00-01:00 膽經運作高峰 深度睡眠最佳
01:00-03:00 肝經排毒時段 持續熟睡

要把握子時睡眠,建議晚上10點半就關燈躺平。睡前可以泡腳15分鐘,水溫40度左右,幫助血液循環。房間保持全暗,手機絕對不要帶上床,因為藍光會讓大腦以為還是白天。如果實在睡不著,試試「478呼吸法」:吸氣4秒、閉氣7秒、吐氣8秒,重複幾次就能放鬆。

很多上班族會說「沒辦法這麼早睡啦」,但其實只要堅持一週,身體自然會調整成早睡模式。我朋友阿明原本都凌晨2點睡,改成11點前躺平後,不但黑眼圈變淡,連多年胃食道逆流都改善超多。記得啊,與其花大錢買保健食品,不如好好利用子時這個天然修復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