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講座!職場溝通秘訣大公開 | 投資理財新手必聽講座 | AI時代必學的數位技能

最近參加了幾場很棒的講座,發現整理講座資料真的是門學問。很多人聽完講座後,筆記本上滿滿都是重點,但回家後卻不知道從何整理起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,讓你的講座資料變得更有系統又好複習。

首先,我會建議用表格來分類整理重點。像這樣:

主題類別 重點內容 應用場景 備註
時間管理 番茄工作法 專案執行 25分鐘專注
溝通技巧 非暴力溝通 團隊會議 注意語氣
職場發展 個人品牌建立 LinkedIn經營 每週更新

這樣整理的好處是,之後要找特定主題的內容時一目瞭然。我通常會用不同顏色的標籤貼紙來區分重要程度,紅色是最需要優先實踐的,黃色是參考用,綠色則是已經掌握的部分。

另外,現在很多講座都會提供電子檔講義,我會直接在PDF上用註解功能標記重點。像是用螢光筆標示金句,在旁邊加上自己的心得。有時候講師隨口分享的案例反而比投影片內容更實用,這些我都會特別記下來。

記得前陣子聽了一場關於數位工具的講座,講師提到可以用Notion來建立個人知識庫。我後來就試著把所有講座資料都整合進去,按照日期、主題分類,還能加上相關連結和附件,真的方便很多。特別是當你需要跨講座比較不同觀點時,這種數位化的整理方式特別好用。

如果是實體筆記,我會在每頁右上角寫上日期和講座名稱,方便之後查閱。有時候翻到半年前的筆記,看到當時寫下的靈感還是會覺得很有收穫。建議大家養成定期回顧的習慣,把舊的講座資料拿出來溫習,常常會有新的體悟。


講座資料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最近在職場上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嗎?「誰適合來聽這場講座?給忙碌上班族的實用指南」就是專為你們設計的!不管是每天加班到懷疑人生的社畜,還是被會議塞滿行程的中階主管,這場講座都會教你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搞定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我們特別邀請到在科技業打滾15年的時間管理達人,分享他如何從每天工作12小時變成準時下班還能兼顧副業的秘訣。

你可能會想,這種講座不是到處都有嗎?但我們的重點在於「實際操作」,不是空談理論。現場會直接帶你演練「番茄工作法進階版」,連怎麼對付愛臨時加任務的老闆都有SOP。以下是幾種特別適合來參加的上班族類型:

適合對象 能學到的具體技能 適用情境
菜鳥上班族 快速上手郵件分類、會議記錄技巧 剛進公司手忙腳亂的新人
中階主管 團隊任務分配與進度追蹤系統 每週要開20場會議的苦主
斜槓青年 碎片時間最大化利用法 下班後還要經營副業的拼命三郎
準備轉職者 如何高效學習新技能的時間規劃 想跳槽但沒時間準備面試的人

講師會用他在台積電、Google等企業的實戰經驗,告訴你為什麼同樣是24小時,有些人就是能比你多完成3倍的事情。比如說,你知道「回郵件的黃金時段」其實不是早上剛進辦公室的時候嗎?或是「開會前5分鐘」這個被多數人浪費掉的時間,其實可以用來完成一項小任務。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小技巧,而且完全不用買什麼昂貴的app或工具,用你手機裡既有的功能就能做到。

特別要提醒的是,這場講座不是來教你怎麼當工作狂,而是讓你知道「少做事」反而能達成更多目標的逆向思考法。像是怎麼判斷哪些會議其實可以不用參加,或是哪些「緊急」任務其實放著不管也不會怎樣。這些都是講師用血淚換來的經驗談,絕對比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那些泛泛而談的時間管理文章實用100倍。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講座時間怎麼選?避開加班時段的黃金時段推薦」,其實選對時間真的差很多!在台灣上班族最怕的就是下班後還要趕場聽講座,整個累到不行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選時段技巧,讓你可以輕鬆參加講座又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
首先最推的時段絕對是週三晚上7-9點,因為這天剛好是一週的中間,大家比較不會安排加班,而且隔天週四還有一天可以緩衝。我自己參加過超多場這個時段的講座,出席率都超高,現場氣氛也很熱絡。另外週六下午2-4點也是不錯的選擇,特別是給那些週末才有空的朋友,這個時間吃完午餐剛好可以悠閒地去聽講座。


這邊整理一個超實用的時間表給大家參考:

推薦時段 適合族群 優點
週三 19:00-21:00 上班族 避開加班潮,出席率最高
週六 14:00-16:00 週末才有空的人 時間充裕,不會太趕
週五 18:30-20:30 想放鬆充電的人 週末前心情較輕鬆

要特別注意的是,千萬不要選週一晚上,這天大家剛收假回來,加班機率超高,而且心情都還在blue Monday的狀態。還有就是週日晚上也不太推薦,雖然是假日,但很多人都在準備隔天上班的東西,根本沒心思聽講座。

另外提醒大家,如果是線上講座的話,可以考慮平日中午12:30-13:30的時段,很多上班族都會趁午休時間邊吃便當邊聽,這樣既不影響工作又能吸收新知識。不過要記得確認講座長度,超過1小時的話可能會影響下午上班喔!

講座資料

最近線上講座越來越夯,但很多人第一次用Zoom還是會手忙腳亂。線上講座怎麼參加?手把手教你用Zoom不踩雷!這篇就來分享超實用的參加技巧,讓你像老手一樣輕鬆上手,不用再擔心臨時出包錯過精彩內容啦~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事前準備工作,建議大家提前10-15分鐘登入比較保險。記得先到主辦單位給的連結測試看看,有時候會需要預先下載Zoom軟體(手機版在App Store或Google Play都找得到)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麥克風和鏡頭權限沒開通,這時候可以參考這個簡單的檢查表:

檢查項目 解決方法
鏡頭打不開 檢查瀏覽器/APP權限設定
沒有聲音 確認耳機插好或藍牙已連線
畫面卡頓 關掉其他吃流量的應用程式
找不到會議室 重新點擊主辦單位提供的連結

實際進入會議後,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忘記靜音!特別是多人講座時,背景雜音會干擾到其他人。看到畫面左下角那個麥克風圖示了嗎?紅色斜線表示靜音中,點一下就能開關。如果是用手機參加,建議橫向擺放畫面會比較寬敞,要看PPT投影片也清楚很多。有時候主辦單位會開放Q&A時間,想發問的話記得找聊天室的”舉手”功能,不然直接開麥講話可能會嚇到大家喔~

網路穩定度絕對是參加線上講座的關鍵,特別是最近台灣夏天午後雷陣雨多,Wi-Fi容易不穩。有個小秘訣是把手機熱點先設好備用,萬一家裡網路突然掛掉還能立刻切換。另外Zoom最近更新後多了虛擬背景功能,如果臨時要在咖啡廳參加講座又不想被看到後面人群,這個功能真的超實用!只要點右下角的”…”選單就能找到虛擬背景設定,內建有好幾款質感背景可以選呢。